青大打卡地|香港回归纪念钟:记录光阴的故事
“每天的上班路上,都看到香港回归纪念钟。25年了,周边风景发生了许多变化,小树已长得参天,增加了办公楼,双子楼矗立在图书馆后边。想着当初看着它从基座到树立起来,到现在成为一个标志性建筑,真的可以引以为豪的。”2022年7月1日,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纪念日,香港回归纪念钟设计者、美术学院侍锦教授在朋友圈留下一段视频、一段话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。
青岛大学宁夏路校门右手入,路过花树摇曳的百卉园,穿过满目绿树葱葱,香港回归纪念钟掩映在高大粗壮的法桐树中,纪念钟后面是学校行政办公楼。校门正面是百卉广场、图书馆、双子楼,楼体上“明德 博学 守正 出奇”四个词赫然在目。
25年前,香港即将回归的喜讯传开,青岛大学校园和祖国大地一样沸腾了,学校决定在校园里建一座香港回归纪念钟来纪念和欢庆香港回归。设计稿面向青岛全市美术工作者、雕塑工作者征集,第一轮筛选在全市优秀投标方的作品中投票选出近百幅作品,经过第二轮激烈的角逐,美术学院侍锦老师的设计稿脱颖而出,获得老师和学生投票的双第一。
回忆起香港回归纪念钟的设计,侍锦表示,初稿设计将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紧密结合在一起。
香港回归纪念钟的钟体为白色,远远望去,分外明艳。高大的乔木、茂密的灌木簇拥着纪念钟拾级而上,花木掩映,蓊郁葱茏,光影斑驳。翠松掩映蓝天白云,此情此景,“白本非色,而色自生”。
钟高为12米,象征一年十二个月。钟体由三个火箭型立柱和三个两米半的钟面环抱而成。立柱尖端像火箭,扶摇直上,直冲云霄;像利剑,直插云空,见棱见角,势不可挡。充满动势的顶部极具设计美感,避免了平顶的枯燥死板,也展现出青岛大学的锐意进取,胸襟广阔。
钟体三面分别面向书香四溢的图书馆、书声朗朗的教学楼和学校的大门,这也是学校圈定这里作为纪念钟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因,同时它也寓意着奋发向上和根植于国民经济基础上的教育事业要“三个面向”,即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。
顶端引出三条等边,但三个尖端高度又呈现60公分的规律性上升趋势。独特的设计寄寓着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,教师、设备、图书三种力量均衡发展,促进学校的不断提高进步。
谈及为何选择“三”这个数字作为设计基础,侍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:“‘三’是个很重要的数字,在数学中,‘三’代表着稳定、坚固;在高校建设中,‘三’代表着三大硬指标:教学水平、实验设备、图书储备;在我们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,‘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’,‘三’孕育着无限可能。”
设计之初,侍锦在三面钟体的中部预留出了一个球形空缺。在中国传统审美里,圆象征着圆满,而立体的球形又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。“我想在中间放置一个玻璃球,既可以随风转动,也可以折射太阳光线,形成七彩琉璃的效果。”
然而因为当时的技术不够成熟,实施难度太大,导致玻璃球的方案只能放弃。但设计仍然保留了中间的空圆,这恰到好处的留白在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这样描述:“太虚寥廓,肇基化元,万物资始,五运终天。”以太虚为万物的本始,“空”本就涵盖了万物,具象化的框架反倒会局限住人们的想象。
这样极简设计其实蕴含着对生命细微环节的关爱。侍锦认为“所有的力量最终都要汇集到一个中心,然后推动着球的旋转”。而在今天,青岛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填充着“虚”的那枚球,推动着青岛大学的“旋转”发展。
纪念钟极简设计中蕴含着极大的丰富性,而这处因技术限制而未能完成的设计,反倒成为了设计者的得意之处,可谓是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了。
“香港的回归是一个时间的故事,是时间见证了香港的回归和发展,我们从中看到了时间的力量,祖国的力量。”文学院史玉峤教授说。
“香港回归纪念钟显示的是精准的北京时间,香港回归纪念钟背负着它的使命,肃穆而又庄严,我为它感到自豪。”医学部医学检验专业2021级邹佳明说。
“香港回归纪念钟给人一种静心定心的感受,尤其是赶赴‘早八课’经过时,它的纯洁白净与旁边的百卉园相得益彰,让人神清气爽,一天充满干劲。”医学部护理学院2021级杨旋说。
25年前,莘莘学子经过50多个日夜的翘首以盼,见证了香港回归纪念钟的从无到有,他们在纪念钟落成典礼上留下这样的献词:“我们年年想,月月盼,终于盼到了这个百年梦圆的时刻……香港回归纪念钟,体现的是所有青大人的风采,凝结的是渴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。”
“香港回归纪念钟,于1997年7月1日建成……”,干净清脆、坚定嘹亮的声音传来,那是青岛大学校情校史讲解队成员在为新生讲解青岛大学校情校史。通体纯白的香港回归纪念钟接受着学子们的注视,坦坦荡荡,像是时间的守护者,正在对着八方来宾说:“欢迎您来!”
“纪念钟的每一分、每一秒都在认真转动,每当我经过这里,就感觉这里有种非常强的力量阵阵散发,让我走在其中心生明亮。”青岛大学校情校史讲解队执行队长杨旋这样告诉我们。
夜间,月亮浮在青松、灌木之上,灯光与月光轻轻洒到钟体上,钟盘上的指针依稀可见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2021级刘倩竹见过更多的是夜晚中的香港回归纪念钟。回忆起那些跟工图作战的日子,不擅理科的小姑娘每天都对着一堆图纸在图书馆泡到很晚,焦虑疲惫着想要抓住每一秒。在回宿舍路上,她都会特意抬头看钟表上的时间,“那充满了仪式感,感觉自己是一个对时间虔诚的信徒,纪念钟陪我熬过那段日子。”
2022年夏,图书馆座无虚席,每张桌子上都摞着一沓书,而书籍后一群人俯首案桌前,笔杆子就是他们的战友,桌上水杯冒着腾腾的热气,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咖啡香。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外专业2018级李家铭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,那段备战考研的日子压力非常大。为了缓解压力,李家铭经常会跟朋友走出图书馆到纪念钟附近聊聊天,看着钟表上的时间,畅想考研上岸后的样子,“聊着聊着我们便恢复了信心,纪念钟也见证了我们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。”
“我忍不住停下脚步/看这钟表/看这钟表上正给我播放的时间/时间/应该叫作时光吧/是的/是/光/都刺得我流出了眼泪。”这是史玉峤走过香港回归纪念钟时创作的一首短诗,他经常会在朋友圈中分享关于纪念钟的照片、诗文。
春芽发,夏叶茂,秋叶落,冬枝瘦,照片里时光流逝,但白钟巍然屹立,像时间的守护者,庄严,典雅。史玉峤说,在学校众多景物里,他始终认为香港回归纪念钟是最具纪念意义的,而这些纪念钟的照片也深受他的海外学生的喜爱。
在我们举着相机拍照时,旁边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在拍香港回归纪念钟。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师,爱好摄影,经常参加一些摄影交流会,他告诉我们,他的很多朋友都很喜欢拍这尊香港回归纪念钟,而他在见过那些照片后,被它独特的设计吸引,最近经朋友介绍进入青岛大学校园来拍照。
“愿将黄鹤翅,一借飞云空。”2022年7月1日上午,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出坚定而自豪的最强音:“不论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。国家好,香港会更好。”于今日看过去的香港,我们看到了在日益繁荣昌盛祖国母亲的庇护下,香港有了抵御风浪、战胜挑战的底气和探索发展新路向、寻找发展新动力、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。
“建筑是凝固的艺术,是无声的宣言,是精神的物质载体。”香港回归纪念钟,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繁荣强大的骄傲与自豪,寄寓着我们每个人对学校未来的期盼与祝愿。它陪着清早出门学习夜晚方归的学子,它启迪师生对时间的思考,就像侍锦老师说的那样:“环境育人是最重要的,纪念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青大的师生,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红色育人计划。”
▼往期精彩回顾▼
△2022山东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|快来为青大师生投票吧!
△青大这十年|不负时代使命,建设一流队伍
△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,青岛大学位列全球第796位,中国内地第87位!
—QU_1909—
文案 / 青岛大学报 李文静 李安 崔丽姗
图片 / 宣文 周欣瑶 白雪
封面 / 刘倩竹
编辑 / 武桐萱
审校 / 赵心书 王晶 郑雨欣 仲翔宇
责编 / 魏喆吉 王沛然
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
新浪微博:@青岛大学